衛福部推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賴清德總統8日表示,為了打造「健康台灣」,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達到9883億元,政府再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實質規模預計可達1兆8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醫護人員近年流動率偏高,主要與待遇有關。他期盼健保總額提高後,衛福部可針對較高負荷、較複雜的手術或醫療行為給予較高點值,讓給付能反映實際工作量與專業難度,改善不同工卻同酬的問題。
國人平均餘命已增長至80歲左右,賴清德昨天出席「台灣醫學會學術演講會」和「醫師節慶祝大會」表示,國人不健康年數也有8年之久,代表平均有10%的時間可能臥病在床、坐輪椅或生活需要照料,「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為讓健保永續發展,他說,今年健保總額預算核定約9286億元,較去年增加531億元,加計公務預算還會多181億元,實質成長率超過8%。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達到9883億元,政府將再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讓實質規模達到1兆8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目的就是要讓醫療機構有足夠資源更新設備、精進技術,能提升醫療品質,協助員工加薪、降低醫療人力流動。
醫護近年流動率偏高,賴清德認為,核心原因仍與待遇有關。政府已率先為公立醫療機構員工加薪,第一階段是調高醫療人員的「專業加給」,將醫界各職級的專業加給拉高到與一般公務人員相同,約可增加近5%薪資;今年軍公教再加薪3%,合計公立醫療機構員工加薪幅度近8%,用意就是希望穩定醫療人力、降低流動性。
他期盼健保總額提高後,衛福部可以調整給付結構,改善過去不同工卻同酬的問題。並舉例,未來可針對較高負荷、較複雜的手術或醫療行為給予較高點值,讓給付更反映實際工作量與專業難度,以達到提高醫療服務品質、留住人才,嘉惠民眾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