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出現房貸荒,新青安貸款申請件數也自去年高峰8000多件,降至今年7月的3000多件。行政院今(4)日拍板新青安貸款將排除在銀行法銀行第72-2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外,並回溯至9月1日,釋出更多放款水位。中央銀行官員表示,將全力配合行政院及金管會相關措施。
受央行去年9月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成,俗稱銀行不動產放款天條等影響,近日市場接連傳出房貸荒。
行政院會今日通過青年優先三重奏相關政策,包含推動婚育宅、提供育嬰留停彈性,並為確保無自用住宅民眾的購屋權益,拍板自今年9月1日起,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的撥款案件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限額。至於央行去年9月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就是為打炒房,外界關注央行是否支持銀行放款限制排除新青安。
由於央行不動產集中度管制是針對銀行總放款跟房市相關貸款(土建融及房貸)的比例進行調控,被認為比72-2條更為嚴苛,根據最新數據全體銀行為36.9%,較高點的37.5%稍微下滑,但仍屬高位。而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各行庫自主管控,央行每季進行審核,官員透露目前僅有部分銀行未達成自主管控目標。
央行業務局長謝鳳瑛在記者會說明,央行去年9月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是希望銀行資源不要過度集中在不動產,能夠做一些貸放給其他產業,第2則是盼銀行將有限信用資源多用在無自用住宅者貸款,以及都更危老貸款。因為無自用住宅貸款就是包含新青安跟首購,因此政策調整方向跟央行鼓勵的政策方向一致。
央行進一步指出,這項調整有助於紓解公股行庫近來出現的房貸塞車問題,特別是對名下無自用住宅的購屋族群,能有效改善貸款排隊與延宕的情況。不過,外界關注的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管制是否同步鬆綁,央行並未正面回應,僅重申將持續以「維護金融穩定」為核心考量,並依市場狀況滾動檢視政策。
外界解讀,央行的立場顯示政策鬆綁範圍仍只限於新青安貸款部分,屬於支持民眾首購需求,至於更廣泛的不動產貸款管制因為涉及金融穩定,是否一起調整仍有待後續觀察,不排除月底理監事會適度鬆綁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