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20日報導,中國大陸緊縮稀土出口之後,美國才意識到,一旦美中衝突升級,中方掌握的關鍵物資,特別是稀土與醫藥原料,可能會讓美國經濟,面臨停擺風險。(葉柏毅報導)
報導說,從美國總統川普,到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都在尋求與中方達成經貿協議。上星期,川普還說,對中國課徵高額關稅,是「不可持續的」,並且強調,他仍然欽佩「備受尊敬」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
報導指出,美國渴望與中方達成協議,可能反映出一種逐漸清晰的認知,也就是如果美中雙方真的開始在經貿上相互攻擊,中國更有可能成為贏家。因為川普自以為,美國對中國物資的採購量,遠大於中國的出口量,因此,華府理應掌握所有籌碼;但川普沒有想到,在某些關鍵的物資上,中國大陸占有主導地位,例如稀土。
因此,就算美國真的能逼迫中國大陸,達成某些美國想要的目標,但美中經貿戰,就像是兩位拳擊手在擂臺上對決,雖然總會有一個贏家,但事實上,兩個選手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