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代最新,政策新知,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

貧窮率比美、日低?王世堅揭「貧窮黑數」:社會救助法已不合時宜

2025-10-15

9 人氣

民進黨立委王世堅。(記者王藝菘攝)
 
民進黨立委王世堅。(記者王藝菘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年,台灣受到半導體產業及「護國神山」加持,GDP迅速成長、飆升。但民進黨立委王世堅今(15日)提到,「我們的貧窮統計,真的反應台灣現實嗎?」並直言,「長達15年未調整的社會救助法,顯已不合時宜。」

王世堅今日於臉書粉專表示,「我們的貧窮統計,真的反應台灣現實嗎?」王世堅引述主計處最新公布的資料解釋,台灣的貧窮率是7.13%,比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先進國家還低一半,他們的貧窮率平均都在14%到16%之間,「甚至乍看之下,這代表我們的社會非常進步。」

但王世堅重申,如果台灣真的幾乎沒有窮人,「為什麼我們還看到越來越多長者在打零工?為什麼夜裡的車站、公園,出現越來越多無家者?」王世堅以民間學者與公民團體的估算續指,若用年收入低於「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六成」為標準,台灣真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約12%到13%,相當於280萬到300萬人。

不過依據政府現行的救助名單,低收入戶約25.9萬人;中低收入戶約24.2萬人,合計僅50萬人能獲得政府補助,「兩者之間,存在超過250萬人的『貧窮黑數』。這些人沒有被統計到,也沒有被幫助到。」

「我肯定主計處與審計處的努力,但數字不能只是『好看』,它必須真實。少算的每一個百分點,背後都是沒有被接住的一個家庭、一個人生。」王世堅也呼籲衛福部重新檢討「低/中低收入戶申請資格」,不要因為1個家庭裡有三等親在工作,就假設他能接濟親人。

最後,王世堅強調,「長達15年未調整的社會救助法顯已不合時宜」請衛福部一定要重視弱勢族群的權益,「真正的進步,不是把貧窮率壓得好看,而是讓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國人,都能被政策接住。」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