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新知,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環境,健康

石綿瓦危害驚人!全台仍有53萬噸待處理 清除成本破231億

2025-09-08

11 人氣

石綿瓦危害驚人!全台仍有53萬噸待處理 清除成本破231億
 
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過境,造成嘉南1.56萬噸石綿瓦破碎。(圖/報系資料照)

石綿瓦早年被廣泛作為防水建材應用在房屋,但其實石綿是一級致癌物,只要發生破損,吸入飛散的纖維將有致癌風險,環境部統計,全台尚存24萬棟石綿瓦建築、約53萬公噸,也編列16億經費補助石綿清除處理,因處理方式是固化後埋入容積珍貴的掩埋場,每公噸處理費用高達4.5萬元,推估未來處理費用高達231億,學者、環團都建議,環境部應加強研發石綿的新處理技術,以降低處理費、使用寶貴掩埋空間。

石綿是一級致癌物,但在民國60、70年代廣泛作為防水建材用於屋頂及房屋側邊,只要被破碎,其纖維飛散吸入後,長期暴露可能引發肺癌、石綿肺症等疾病,根據環境部統計,截至去年6月,全台仍有24萬1933棟石綿瓦建築,重量粗估為53萬公噸。

石綿最終的處理方式就是加入水泥及固化劑使其固化,再埋入掩埋場。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組長陳俊融表示,全國僅3間廠商有資格為石綿進行固化掩埋,因掩埋場容積寶貴,開闢掩埋場也不易,導致石綿每公噸處理費用高達4.5萬元。

環境部為了協助民眾拆除石綿屋瓦,已向行政院爭取16億經費,於2023至2027年補助16億予地方政府清除處理,丹娜絲颱風過境,導致嘉南地區約1.56萬噸石綿屋瓦破碎,也特別編列7.9億補助專案處理。然扣除颱風造成1.56萬噸石綿瓦排出,全台仍剩餘約51.4萬噸石綿瓦,推估環境部未來需陸續支付要價231億石綿瓦清除處理費用。

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表示,可固化掩埋石綿的業者均為甲級處理機構,考量甲級證照由環境部頒發,且業者肩負社會責任,建議環境部現階段與業者商量降價。長期而言,應鼓勵更多業者研發新的石綿處理技術,透過市場競爭,壓低石綿清除處理費用。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掩埋空間寶貴,近年政府要新設掩埋場也不容易,尤其石綿固化後體積增加,更耗費有限的掩埋空間,處理費用也相當高昂,不如用這筆費用鼓勵研發更好的石綿處理方式。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