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颱風引進外圍的西南氣流影響,雲嘉南地區連日降下豪雨,造成多處嚴重淹水,嘉義、台南有的地方甚至淹到成人腰部高度,不少農田也泡在水裡,農作物因此損壞;有養殖場的豬隻來不及逃離,在淹水中溺斃,讓飼主欲哭無淚。
面對各界的指責,經濟部昨天(29日)則製作圖卡澄清,表示面對高強度雨勢時,原本易積水的地區,都在治水建設的幫助下,淹水面積減少、退水時間也有顯著縮短。
經濟部列出5個積水改善地點,分別為:
1.台南後壁區無米樂社區,2018年8月23日豪雨,6小時累積雨量232.5mm,積淹469公頃;本次累積雨量328mm,淹水面積僅5.49公頃,減少98%。
2.嘉義鹿草荷包嶼生態園區,2017年海棠颱風,單日累積雨量248.5mm,淹水16小時;本次雨量312mm,4.5小時內退水。
3.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022年8月4日豪雨,單日累積雨量190.5mm,淹水半小時;本次雨量232.5mm,未發生淹水。
4.雲林水林尖山元天宮前,2021年7月31日豪雨,單日累積雨量308mm,淹水36小時;本次雨量413.5mm,半小時內退水。
5.雲林元長山內村,2017年海棠颱風,3小時累積雨量47.5mm,淹水12小時;本次雨量68mm,10分鐘即時退水。
經濟部指出,因應常態化的極端氣候,經濟部持續推動治理流域、建置滯洪空置與出流管制等工作,減少積、淹水風險,提升城市面對強降雨的韌性。但經濟部的圖卡一貼出,立刻引發網友不滿,怒質疑:「我住了20年第一次淹水怎麼說?」、「你要確定喔,災情嚴重欸」、「後壁多久退水阿?怎麼不說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