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評論,社會,金融財經

不保3!中研院宣布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2.93%

2025-07-04

14 人氣

中研院宣布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2.93%。圖為中研院合聘研究員林常青。戴嘉芬攝
 
中研院宣布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2.93%。圖為中研院合聘研究員林常青。戴嘉芬攝

受到美國關稅政策之不確定性衝擊,中研院經濟研究所今日(7/4)宣布下修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93%,較去年12月預測值3.10%下修0.17個百分點,再次有預測機構認為今年GDP難「保3」。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今日舉辦台灣經濟情勢總展望之修正記者會,由「總體經濟預測小組」林常青合聘研究員發布修正結果。

林常青指出,2025上半年,由於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等科技應用加速擴展以及企業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調整而提前積極備貨的雙重因素影響下,國內出口與投資動能同步增強,第一季實質GDP年增率達5.48%優於普遍預測數據。

他繼續表示,儘管預期上半年表現亮眼,惟受限於美國關稅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以及全球需求可能因為關稅效應而轉弱,下半年內外需成長力道預期將明顯趨緩。

整體而言,中研院預測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93%,較去年12月預測值3.10%下修0.17 個百分點。國內需求與國外淨需求對經濟成長之貢獻,分別為1.71 個百分點與1.22個百分點,其中國內需求中投資貢獻率(固定資本形成)1.44個百分點,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來源。

林常青指出,目前不確定因素來自幾大方面,首先是美國貿易政策及貨幣動向。雖然美國對等關稅的寬限截止期將至,但關稅實施進程及主要貿易談判仍有待進展,整體國際貿易環境持續壟罩在高度不確定中。而今年Fed降息時程仍基於通膨升溫幅度,也尚未確定。此外,在美元指數走跌趨勢下,非美幣別有續升空間。針對台幣升值,整體而言有利進口,而不利出口。

他繼續指出,中國經濟復甦仍有挑戰,包括PMI緊縮、房市低迷、消費疲弱、物價通縮等,美國高關稅與科技禁令,令其產業外移、經濟弱化,導致中國低價產品對外傾銷等;皆為下半年不確定因素。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