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廣集團英語媒體Taiwan PlusTaiwan Plus的效益是在野立委長期監督的目標,現在連監察院都看不下去,介入調查後發現,TaiwanPlus新聞編採決策權限高度集中於少數主管,跨國團隊間共識不足,對於國內與國際新聞之選題標準差異顯著,亦曾發生新聞焦點失準之情形,影響平台公信力與形象,且決策權限集中於外籍主管,此一組織架構凸顯TaiwanPlus已浮現編採失衡之風險。
監察院報告先點出,TaiwanPlus觀眾觀看次數區域集中於亞洲地區(67.6%),美洲次之(20.6%),兩者合計已逾88%,顯示使用者分布高度集中,而歐洲、大洋洲等地區占比偏低;雖觀看次數與時數呈現成長趨勢,惟整體推廣成效與擴展國際能見度之政策目標仍存有落差。
而監察院3月曾向相關證人約詢,證人表示「TaiwanPlus離職率很高。114年年初到現在(114年3月底),我已知大概有10個人離職」、「每天早上選稿主持會議的是住在紐西蘭的顧問,他沒有來過台灣,也不會講中文、看不懂中文,會有其他3位關鍵人物提供選稿方向,總編輯會從這些內容中挑選。但是其中有2位沒有跑過新聞的經驗,第3位則是政治立場有點偏頗,沒有做到平衡報導」,顯示跨國團隊間對於新聞選題標準認知差異甚大,常因文化理解、新聞敏感度及政策脈絡掌握不一,導致編採方向出現分歧。
監察院也說,本院證人進一步指出,我國籍員工所提出之新聞選題建議,常遭主管否決或未予採納。突顯每日新聞選題決策權限集中於少數主管,未設制度性編輯會議或多元審議機制,選題流程缺乏透明性與集體參與,形成決策主導權限失衡之現象。
監院另也發現,TaiwanPlus新聞部各職位群之本國籍與外國籍人員占比落差甚大,核稿編輯群共7人,外籍與本國籍比例為6:1;記者群外籍與本籍比例為9:4;編輯台外籍與本籍比例為0:7,攝影團隊外籍與本籍比例更達0:22。此一人力結構顯示TaiwanPlus聘用人才時,長期將英語能力置於首要條件,並偏好由外籍人員主導新聞製作與編審工作,導致台灣新聞專業參與不足,亦加劇團隊間對新聞價值判斷之落差。文化部允應督促其檢討人力配置原則,強化本國籍新聞人員之參與比例,並建立多元編輯架構,以確保新聞內容兼具語言專業與台灣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