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代最新,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

揭雲豹「7年捐445萬」餵養綠政治人物 陳昭姿:都在賴勁麟擔任董事期間

2025-10-20

12 人氣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質詢。(陳品佑攝)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質詢。(陳品佑攝)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後至今已超過三個月,環境部當時宣稱99%的光電板已經完成清運,但至今仍有零星破損光電板被發現散落在岸邊,民眾黨立委陳昭姿今(20)質詢環境部長彭啟明,批評環境部頻頻替這些綠能廠商掛保證,質疑就是因為雲豹能源等綠電業者捐贈政治獻金給特定綠營政治人物,「變成光電廠商左手餵養政治人物,右手賺取綠電利益」。

陳昭姿質疑,環境部現在用環境部的名義替雲豹旗下業者背書,根據監察院政治獻金公開資料,雲豹能源從107-113年總共捐了445萬給22名民進黨政治人物,其中包含多名新系立委議員,時間都在賴勁麟擔任董事期間,嘉義滯洪池新塭水面型光電營運商永鑫能源也曾經捐政治獻金給賴瑞隆100萬,其他多名高雄議員也都在名單內,但不知道為什麼全數返還。

陳昭姿指出,環境部在過去光電產業的發展過程當中並沒有太重要的角色,很多光電場開發都不需要經過環評,現在變成光電廠商左手餵養政治人物,右手賺取綠電利益,環境部的角色形同被架空,當初設立時沒有考量到抗風標準、氣候變遷風險,現在這些未經環評的光電案場碎玻璃經過三個月越來越難以清理,廠商被罰了900萬還是沒清乾淨,這些塑膠微粒暴露在露天環境底下最後都會進入人體系統,對民眾的食安造成影響。

陳昭姿續指,2018年雲豹子公司兆洋取得新塭滯洪池的標案,但同年就出售給了英商GRP,現在這個案場的實際營運商永鑫也在2022年被貝萊德基金收購,等於是外商全資掌控案場,凸顯台灣的光電案場正在走向追逐利益為導向的發展模式,把它當作投資的標的,忽略在環境上的保護責任以及防災規劃,她認為現在外資大舉搶進投資台灣再生能源是因為有躉購制度能夠保證獲利,但未來躉購機制退場外資就會抽腿,到時候只會留下遭到破壞的山林以及海岸,這些都要由環境部來承擔。

彭啟明對此回應,環境沒有替業者背書,而是重罰900萬,當然還是會要求業者清理快一點,這些清除費用都會是業者支付,不會由政府出錢,針對水面型光電的環評機制建立,目前環境部都有在進行相關的研擬,光電板事業參與的人有藍也有綠,但不管黨派,確保環境的保護這就是他的基本態度。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