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新知,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健康

自殺重回十大死因 男性近8成未被接住原因曝

2025-09-24

27 人氣

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今天(24)舉辦「接住每一道警訊:自殺防治的臨床實務與政策對話」研討會,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柏熹(右三)受邀出席。(王家瑜攝)
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今天(24)舉辦「接住每一道警訊:自殺防治的臨床實務與政策對話」研討會,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柏熹(右三)受邀出席。(王家瑜攝)
 

根據衛福部統計,113年自殺死亡人數超過4千人,較去年增加164人,自殺也在14年後重回國人十大死因,15到64歲青壯年自殺死亡人數全面上升,反映出青壯世代所承受的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風險不容忽視。專家指出,大部分自殺死亡者未有機會進關訪系統,尤其男性高達近8成,可能和不願求助有關。

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今天(24)舉辦研討會,以「接住每一道警訊:自殺防治的臨床實務與政策對話」為題,聚焦於自殺防治的整體發展與制度應對,從當前政府行動、趨勢數據到精神科臨床與心理諮商實務,全面剖析當前台灣自殺防治的挑戰並藉此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113年自殺死亡人數為4062人,為國人十大死因最末位。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分析113年自殺死亡人數,無論是15到24歲、25到44歲、45到64歲族群,都比前一年增加,尤其女性較明顯。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分析113年自殺死亡人數,15到24歲、25到44歲、45到64歲族群都比前一年增加。(王家瑜攝)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分析113年自殺死亡人數,15到24歲、25到44歲、45到64歲族群都比前一年增加。(王家瑜攝)

另外,自殺通報比近年呈現上升趨勢,代表有更多自殺企圖者進入系統接受關懷,但尚有上升空間;113年自殺通報比為11.8,而根據台灣流行病學資料推定,完整通報比應達15。

呂淑貞指出,男性通報人次仍不高,中壯年通報人次也有待提高,而15到24歲通報人次明顯上升。進一步分析各年齡層通報自殺原因,多為「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僅75歲以上族群以「慢性化疾病問題(如久病不癒)」占大宗。

另一方面,呂淑貞指出,大部分自殺死亡者未有機會進關訪系統,尤其男性高達近8成;年齡越大,生前有通報機率越低,0到24歲為38%,25到44歲為35%,45到64歲是26%,65歲以上僅17%。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柏熹表示,隨著社會經濟進步,全球自殺人數跟風險都上升,預防層面要回到家庭、社區、學校,也就是每個人所在的地方,大致分為三個層級。

陳柏熹說明,第一層是救急,例如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文字協談,以及近期引入的心理急救方案。第二層是降低就醫門檻,例如目前提供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每年有3次免費心理諮商,並非3次就能解決問題,而是做風險分析,高風險者會銜接到後續的醫療。

另外,未來會將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納入第二層防治的角色。陳柏熹指出,目前持續佈建中,今年目標為71家,明年則是100家,將提供民眾心理支持服務。

第三層則是針對高風險族群,尤其青少年學生,目前有嚴重情緒障礙早期介入方案,由專業團隊提供外展服務,和個案的學校密切聯繫。陳柏熹也提到,另一方向則是加強青少年的心理韌性,社會情緒教育是教育部目前重點。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1925或張老師專線:1980。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尊重兒少生命權,愛孩子,請把機會留給他。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1925或張老師專線:1980。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服用精神科藥物,請勿自行停藥!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1925。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