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善嬿/嘉義報導〕在野15縣市長今天北上舉行「十五縣市站出來!捍衛地方補助」記者會,嘉義市長黃敏惠說,此次「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中央一直告訴大家統籌分配稅款增加4千多億元,卻刪減或縮減一般性補助款及計劃性補助款,地方政府預算未實質增加反而短少,中央是以話術誤導大眾。
黃敏惠說,中央對地方財政協助有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計畫型補助等3類,其中統籌分配款為地方政府年度預算主要財源。財劃法修法後統籌分配款增加,但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修正補助辦法,把原具備普遍性、經常性等計畫型補助款,移列為一般性補助款且改為部會申請核定,她感慨「中央吃人夠夠,一般性補助款更是『名存實亡』」,且申請審查制令人有「黑箱化」、「顏色審查」疑慮,更讓人擔心中央假財政紀律之名,行差別補助之實。
黃敏惠說,計畫型補助款鉅額縮減,後續若中央事務轉嫁移由地方分擔,或要求地方增加分攤比例,將加重地方財政負擔、陷入「要五毛卻少一塊」困境。
此外,中央以財劃法計算公式有誤為由,保留統籌稅款345億至今未分配,此經費攸關地方推動建設預算,籲請中央依立法意旨全數分配。
嘉義市財政稅務局長洪彩燕說,嘉義市今年統籌分配稅款42.71億元,加上一般性補助及計畫型補助共150.71億元,但財劃法修正後,2026年統籌分配稅款約108.46億元,雖增加65.75億多元,但至目前中央各部會通知補助款僅約42.43億元,總計150.89億元。
洪彩燕說,中央明年的補助款比今年減少約65.57億元,中央藉由改變補助辦法,增統籌款減補助款,一增一減,再加計事權下放及地方配合款比率提高,明年嘉義市財政會更加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