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代最新,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

內閣改組「只動到3個重要部會」 游盈隆批障眼法:這是回應大罷免大失敗?

2025-08-27

3 人氣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臉書發文提到,今日行政院公布內閣小幅改組,雖然人數多達16人,但特任官只有6人,真正重要部會只有3個。(資料照,盧逸峰攝)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臉書發文提到,今日行政院公布內閣小幅改組,雖然人數多達16人,但特任官只有6人,真正重要部會只有3個。(資料照,盧逸峰攝)

大罷免大失敗後,總統賴清德啟動內閣改組,行政院長卓榮泰將於明(28)日行政院會後公布「AI行動內閣2.0」的新隊形。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27)日表示,此次調整涉及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運動部、衛生福利部、數位發展部、環境部、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以及僑務委員會等共16位閣員。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提出質疑表示,只變換一下隊形,就能平息大眾的怒火嗎?

游盈隆今(27)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726與823大罷免大失敗後,這兩天民進黨內終於出現檢討的聲浪,矛頭直指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今日柯建銘竟直球對決,說「大罷免是窮盡一切可能讓國會過半,何錯之有?」赤裸裸展現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錯誤心態與認知,尤其是在經歷長達半年以上的社會動盪與政局不安之後,大罷免結果32:0,仍完全沒有一點違和感,令人非常遺憾。

游盈隆指出,柯建銘這樣的行為表現,再度印證了他觀察罷團領導者和積極參與者所具有的一個普遍心理傾向,那就是「免責意識」和「免責感」,免責感強烈與否因人而異,但在柯建銘身上表現的是非常強烈,在這種情況下,他和其他罷團領導者,如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與綠委沈伯洋等,就不會有責任感、罪惡感、歉疚感與羞恥心,重要的是,台灣社會可以接受嗎?

游盈隆提到,今日行政院公布內閣小幅改組,雖然人數多達16人,但特任官只有6人,真正重要部會只有3個,經濟部、衛福部與國發會,這是在回應大罷免大失敗嗎?

游盈隆坦言,比較像是一個障眼法,執政當局顯然試圖藉由這個表面人數不少的執政團隊成員的更換,轉移社會大眾對大罷免大失敗的關注。問題是,只變換一下隊形,就能平息大眾的怒火嗎?如果那樣想,就太一廂情願,太鴕鳥主義心態了。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