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造成台南市多處地區廢棄物堆積。市府環保局第一時間啟動災後清運機制,協調各區公所與清潔隊全力動員,集中清除道路上的樹枝、落葉及大型垃圾,積極恢復市容整潔與公共衛生安全。
環保局副局長陳幸芬今(18)日於災後復原進度說明記者會中表示,截至7月17日為止,全市災後清運已累計出動12,450人次清潔人力及1,817輛次各式清運機具,清理垃圾總量約達11,000公噸。
陳幸芬指出,台南市平時全年大型垃圾產量約為2萬公噸,換言之,在風災過後短短十餘天內,市府已完成相當於平時半年規模的垃圾清運作業,顯示此次災後清理任務的龐大與艱鉅。
面對垃圾暴增與後勤壓力,市府亦特別感謝中央與各縣市政府即時馳援人力與資源,共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自7月9日至18日,已共有新北、桃園、宜蘭、台北、高雄、屏東、彰化等7縣市派出支援隊,總計出動452人次,展現高度跨縣市合作精神。
此外,針對石綿瓦災後清理,環保局說明,截至7月17日止,已受理登記案件達1,188件,累計清除量為75.1噸。環保局提醒民眾,若需清理石綿瓦,應先妥善分類並裝入專用太空包或袋具,綁緊封好後,可透過電話、傳真或聯繫里幹事、區公所進行通報,將由環保局派員協助清運;也呼籲民眾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吸入粉塵。如無包材,可就近洽詢各區公所索取。
至於大量家具與家電廢棄物,市府採取轉運集中處理方式,由各區公所先行收集,再由環保局調派大型車輛送往後端處理場。由於假日民眾整理家園頻繁,家具丟棄量恐持續增加,環保局已啟動假日加強巡查機制,並擴大動員人力與機具支援,力求快速清運,協助社區儘早恢復正常生活。
為防範災後疫情風險,針對積水區域與交通場站,環保局已完成全區環境消毒,並於重災區每日持續派員進行清消作業,降低病媒蚊孳生風險,守護市民健康。
而在公園、路樹倒塌清理作業部分,據市府工務局統計,截至7月17日,工務局出動抓斗車、吊卡車、山貓、怪手、中型卡車等共有782車次,並動員鏈鋸手、技術工等人力2,131人次,目前全市包含公園及行道樹在內,總倒塌樹木達26,268顆,已完成清理21,928顆,完成率約83.5%。其中行道樹部分預計將於本週內全數清除完畢,優先確保交通通行安全無虞。
工務局提醒,民眾如因颱風造成住屋毀損,可向所在地區公所申請住屋毀損慰助金,申請期限至8月29日止,所需申請文件與常見問題(Q&A)已公告於市府官網,歡迎民眾查詢並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