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欣漢/台北報導〕台南殺警案、高雄師鐸獎教師命案、土城毒駕殺警案、校園割喉案遺屬,今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嚴正抗議司法背棄社會期待。被害家屬表示,現行制度被害者權益邊緣化,強烈要求修法,從制度面給予被害人應有尊重與保護。
台南殺警案遺屬凃二姊說,面對毫無疑問的惡行,明明罪證確鑿卻不判死刑,不僅罔顧被害者人權,更是讓下一個無辜者暴露在風險中。司法機關應確保人民能安居樂業,唯有確實執行死刑才能彰顯公理正義。
土城毒駕殺警案的劉爸爸表示,堅決反對廢除死刑,不要姑息養奸,唯有嚴刑峻罰,才能還給被害者及家屬公道,「創造安全的社會,是國家執政者的責任」。
新北校園割喉案的楊爸爸、楊媽媽控訴法官找一堆牽強的理由為加害者減刑,無異於霸凌被害人和其父母。割頸案事發當時,兇手十分兇殘地連續砍7刀後,有同學跑來制止還囂張嗆聲,而且還想繼續行兇。
楊爸楊媽表示,寶貝兒子是如此被殘殺致死的、在學校就已有生命跡象中斷狀況,法官竟不以此作為判決依據,反而找一堆牽強理由減低兇手刑責,是何道理?「讓我們失去了寶貝兒子還要遭法律再重傷一次!」
高雄師鐸獎女教師案的遺屬張教授怒斥司法正義不在,制度早與人民的情感脫節。張教授說,現在司法的天平總向加害人傾斜,司法人權成了殺人犯的靠山,「全世界最大的詐騙集團莫過於台灣的司法黑幫」踩著被害者的血泊自我感覺良好。
馬來西亞長榮女大生案遺屬表示,司法沉淪,民怨沸騰,最高法院竟違反慣例針對重大社會矚目案件不發布新聞稿,暗渡陳倉撤銷一致死刑判決,這樣的司法,不是正義,是造法。
被害者遺屬、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與生命權平等協會,鄭重向政府提出幾點抗議,首先,呼籲政府正視制度失衡:釋憲通過後,實務審判是否愈加偏離正義核心?被害者的聲音,社會是否聽見?
第二,「釋憲卻違憲?」雖宣告死刑合憲,卻設下近乎不可能達成的審判門檻,形同變相廢死!第三,「情節最嚴重之罪」定義模糊,未清楚界定相關標準,導致司法實務無所適從、審判陷入混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是否淪為口號?
最後,被害人不是訴訟的附屬品,現行制度被害者權益邊緣化,強烈要求修法,從制度面給予被害人應有尊重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