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民代最新,政策新知,社會

國民黨要求教育部將團膳業者納入紓困補助

2022-06-07

145 人氣

嚴峻的疫情導致中小學及幼兒園大規模停課,對負責營養午餐的團膳業者來說,停課等於沒工作、沒收入。團膳業製作學校午餐屬專營性質,等於是在做政府生意,今年疫情比去年還慘,但這推出345.6億元的紓困方案,沒有納入團膳業者,形同自生自滅。國民黨團今(7)上午召開記者會,現場展示團膳業者因為學校停課,無法製作營養午餐,導致契作食材腐爛,最後只能做為廚餘、堆肥,團膳業者對於教育部將紓困、補貼責任甩鍋給地方政府感到無奈,希望用藉由腐敗的契作蔬食現況,喚起政府幫助教育部口中的「夥伴關係」的團膳業者,在疫情嚴峻時期度過難關。
 
書記長萬美玲表示,今年雖然沒有三級警戒,但是疫情嚴峻更勝於三級警戒,累計到6月5日,全國有6319所學校實施遠距教學實體停課,學校端為了因應疫情做出非常多的措施,由各校校長動員全校老師、行政人員、志工投入,但是教育部竟然獨漏對於學校團膳業者補償措施。萬美玲指出,學校團膳業者跟學校簽訂長期合約,負責提供孩子營養午餐,每餐價格遠遠低於市場價格標準,目的在於給予孩子最好又便宜的營養午餐,但是在學校停課之後,團膳就必須停工,停止供應,又無法退費,食材損失必須由業者自行承擔,另外管銷費用、日薪人事成本支出,更是一大負擔。
 
萬美玲表示,去年實施疫情三級警戒,至少都在一定的時間內統一停課,團膳業者也可以預作準備,今年停課狀況幾乎於無預警,每週四各校都在等「開獎」,下周是否要上課,還是實施遠距教學。團膳業者面對突來的應變,就必須付出沉重成本負擔。萬美玲指出,去年教育部對於團膳業者還會提供相關紓困、補貼方案,今年紓困完全沒有團膳業者,團膳業者幾度跟政府「呼救」,也幾度提出相關紓困訴求,得到的答案是,「教育部說,請找經濟部」、「經濟部說,這次紓困沒有你們」於是乎,團膳業者只能自生自滅?
 
萬美玲表示,今天學校團膳業者關門歇業了,或者是到了9月新學期開始找不到人手,學校孩童的營養午餐該怎麼辦?教育部稱,去年紓困是因為統一停課由教育部拍板定案,所以紓困措施由教育部負責,但是今年停課的決定和方式,由各縣市政府決定,教育部無法紓困。萬美玲質疑,停課政策是由教育部規定,再由各縣市政府因地制宜,結果造成團膳業者損失,卻要縣市政府自行處裡,或許六都預算可以籌編補貼業者,六都以外的縣市怎麼辦?要團膳業者損失自己吞下去?最後受到傷害的,還是孩子們。教育部還有20億元的紓困預算,可以「移緩濟急」,教育部必須深切檢討,提出紓困方案。
 
萬美玲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推出345.6億元的紓困方案,包括了餐飲、觀光、服務和運輸業,獨漏為了孩子營養午餐的團膳業,因為停課的關係,業者無奈地丟掉一批又一批壞掉的食材,或是拿去做公益,送給弱勢團體。國民黨團具體要求教育部,立即給予團膳業者因停課造成食材耗損和人事成本的補貼,另外針對因為疫情停課,制定營養午餐退費標準,不能讓團膳業者片面承擔損失。更要求教育部長、國教署長明天必須提出專案措施,說明如何維繫團膳與教育部間的伙伴關係,讓孩子能夠在下學期,一樣能夠吃得到高CP值的營養午餐。
 
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林奕華表示,團膳業者是教育夥伴,不是一般餐飲業者,必須受到嚴格的規範,包括食材新鮮度、烹煮方式和營養成分,更重要的是美味,讓孩子都能接受,吃得好、吃得健康,此外還要配合學校寒暑假。但是看到教育部對於團膳業者全力配合學校停課、復課,卻對團膳業者要求紓困充耳不聞。林奕華指出,教育部難道以為,學校營養午餐像是媽媽上菜市場買嗎?許多生鮮食材都必須提前下單訂購,尤其都會區學校學生眾多,採購備料龐大,現在突然接到學校停課,搞不好營養午餐都煮好了,只能趕緊送給弱勢團體、長照機構,避免變成廚餘丟棄,但是成本都由團膳業者自己吞下去,教育部難道沒看到嗎?
 
林奕華指出,學校與團膳業簽訂契約時都有明定,「遇到不可抗力因素,須提出補償」,但是教育部稱「將會督導各縣市政府協助學校履行契約,落實停餐退費補償」換句話說,教育部甩鍋給學校,因為是由學校跟團膳業簽訂合約,林奕華質疑,停班停課的政策和規定是誰訂的?不是教育部嗎?就算是授權給地方政府和學校,但學校還是依據教育部規定來決定是否停班、停課,現在團膳業者需要政府幫忙紓困,教育部把授權變成甩鍋,去年教育部承擔團膳業者紓困,今年卻不認帳。林奕華表示,幫助團膳業者不是紓困,是對教育工作的實質補貼,要求教育部必須提出對團膳業者補貼專案。
 
副書記長鄭正鈐表示,今年物價指數每個月都創下新高,食品類年增率就達到6.9%,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率達3.38%,這會反應團膳業者在提供營養午餐的成本上,而學校停課、復課決定往往都是在一天內決定,團膳業者備料食材的損失也就增加許多,而教育部把停課責任推給縣市政府、學校承擔,讓他們來面對業者,若團膳業者不及供餐,還要退費給家長,業者得自行想辦法攤提所有成本上的損失。
 
鄭正鈐指出,負責教育最高單位的教育部,不能夠將團膳業者紓困責任甩歸鍋地方政府、學校,而行政院推出的紓困方案雖然有餐飲業,但團膳業完全無法適用行政院對於餐飲業紓困方案,疫情還在高峰,團膳業需要政府的紓困,而不是振興,民進黨政府要知道團膳業現在問題在哪裡,而不要老是劃錯重點,雨天收傘。
 
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明信表示,學校團膳午餐業者是專營事業,稅制上被要求只能做學校營養午餐,不能有其他營業項目。做生意當然有風險,但是面對疫情,團膳業者不能作外帶、不能做促銷,孩子有上課,業者才製作營養午餐,才有錢賺,上課天數200天,但業者營業天數只有160天,經常接到學校早上9點、10點通知當天停課,更多是前一晚10點、11點接到停課通知,大量契作預定食材勢必造成損失。
 
陳明信指出,團膳業者在教育部、衛福部嚴格監督下,以最好的食材,最高的CP值,低於市場最低的價格,做出營養可口的午餐,一但遇到停課,業者是以200天的成本去攤提160天的收入,希望教育部能將團膳業者納入這次紓困補助的名單內。

查看原始文章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