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已在菲律賓北部部署部隊與先進反艦飛彈,並在巴丹群島及其他戰略島嶼幾乎不間斷進行聯合軍演,旨在封鎖巴士海峽、阻止中國艦隊進入西太平洋,並在必要時支援台灣防衛。這些部署與演練是美國「第一島鏈」戰略的重要一環,凸顯菲律賓群島在亞太地緣政治中的關鍵地位,也讓當地居民對戰爭風險高度警覺。正如1名前菲律賓軍方總參謀長對《路透社》所言:「如果你無法控制菲律賓北部,就不可能入侵台灣。」
《路透社》報導,現年65歲的胡巴爾德(Marilyn Hubalde)仍記得她第1次聽到直升機轟鳴聲的情景。那是美軍與菲軍聯合演習時,成群的軍用直升機掠過菲律賓最北端的外島,距離台灣不到145公里。那是2023年4月,美軍與菲軍登陸了巴丹群島(Batanes)這片由10座翠綠島嶼組成的省分,進行兩棲作戰演練。
胡巴爾德回憶說:「我們嚇壞了。我們以為中國知道這裡有軍演後,會立刻發動攻擊。」她說,她的幫傭當時正在田裡工作,聽到直升機聲後嚇得逃進森林,直到天黑才敢回來。「她以為戰爭已經爆發了。」胡巴爾德在巴丹省首府巴斯科(Basco)經營1家雜貨店。
自那之後,這個僅有兩萬人口的群島居民已逐漸習慣高強度軍演的節奏。這些島嶼夾在陡峭山坡與岩石海岸之間,鎮村密集。今年4月至6月期間,美軍兩度空運反艦飛彈發射車至當地,進行聯合演習。
直到最近,當地居民仍說,這個菲律賓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省分,曾經是1處寧靜祥和的世外桃源。然而,地理位置注定它現在成為美中爭奪亞太主導權的前線。這些島嶼位於巴士海峽的南端,這是1條連接南海與西太平洋的重要航道,夾在台灣與菲律賓之間。
若不能控制菲律賓北部,不可能入侵台灣
今年的軍演顯示,美國與其盟友菲律賓打算利用地面部署的反艦飛彈,讓這條水道在衝突中成為「中國艦隊無法通行的區域」,阻止中國海軍進入西太平洋。《路透社》的調查指出,這些飛彈同樣可用於攻擊企圖入侵台灣、或封鎖台灣的中國艦隊。
若中國海軍希望在台海衝突中反制美日的軍事介入,就必須具備深入太平洋作戰的能力。北京的海空軍也必須能在西太平洋行動,以阻止美國及其盟友在中國封鎖台灣時採取反制行動。
前菲律賓海軍副司令翁(Rommel Ong)少將向《路透社》表示:「我們應該具備拒止中國控制巴士海峽的能力。在衝突情境下,那個關鍵點將決定勝敗。」另1位退役將領、前菲律賓武裝部隊參謀總長包蒂斯塔(Emmanuel Bautista)更直白地說:「若不能控制菲律賓北部,入侵台灣幾乎不可能。」
「第一島鏈」戰略
美軍部署至巴丹群島,是五角大廈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利用菲律賓群島的地理位置,嚇阻或擊敗中國對台灣或南海爭議地區的攻擊。多位現任與前任美、菲高層國防官員與軍官指出,這個由7600多座島嶼組成、遍布重要海上咽喉的國家,是所謂「第一島鏈」(First Island Chain)上的關鍵一環。
這條島鏈從日本列島一路延伸,經台灣、菲律賓,直到南方的婆羅洲(Borneo),形成天然屏障,將中國的沿海海域包圍起來,牽制其不斷擴張的海軍力量。
菲律賓海軍發言人特立尼達(Roy Trinidad)少將說道:「這是上天的設計,我們的群島就被放在這個位置。我們恰好是南海與太平洋之間的收費閘門(toll gate)。」
華府似乎決心在必要時幫助馬尼拉把這道閘門關上。《路透社》8月報導指出,雖然亞洲部分盟國對川普是否堅守美國傳統安全承諾抱有疑慮,但華府仍持續推進拜登時期啟動的防衛合作,強化菲律賓在第一島鏈的防線。
如今,美軍在菲律賓的活動呈現出1幅戲劇性的畫面:根據《路透社》報導,巴丹群島的聯合軍演,只是美軍在菲律賓一連串日益密集的部署與輪調行動的一部分,這些行動如今幾乎構成了美軍在菲律賓的常駐存在。
30多年前,馬尼拉在1992年下令美軍撤出蘇比克灣(Subic Bay)龐大的海軍基地,結束了近1個世紀的美軍駐菲歷史。然而如今,美軍幾乎不間斷地在群島各地展開訓練與演習。當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Romeo Brawner)今年8月在夏威夷會見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上將(Admiral Samuel Paparo)時,雙方同意在2026年前舉行超過500場聯合活動,從大規模軍演到小型專家交流,涵蓋戰術與技術領域,根據美軍官方聲明顯示。
如果台灣爆發戰爭,菲律賓將被拖入其中
若中美兩國因台灣問題爆發戰爭,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表示,菲律賓的地理位置注定無法置身事外。他在8月的記者會上說:「我們不想打仗,但如果台灣爆發戰爭,我認為我們將被拖入其中,是被踢著、被拉著捲入那場混亂。」
近來的中國軍事動作更凸顯巴士海峽對北京的重要性。今年6月,中國海軍航艦戰鬥群通過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在日本南方展開長時間演習。根據日本防衛省追蹤資料,這艘航艦艦隊正是中國「山東號」。
而這也解釋了中國近年來為何加強對菲律賓的「灰色地帶戰爭」:透過海警船、民兵漁船、無人機與激光照射等方式,不斷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進行騷擾,意圖恐嚇馬可仕政府、削弱其與華盛頓的防務合作。多位菲律賓政府高層與退役軍官指出,這些行為刻意避開明顯的武裝衝突界線,但構成「準戰爭態勢」。
一旦中國對台動武,巴士海峽將成為關鍵戰略通道。美菲軍方目前的訓練,正是針對「在戰時封鎖中國艦艇通行」的情境設計。
然而,跡象顯示這項戰術也已在巴丹群島實際演練。菲律賓海軍8月初發現並警告多艘中國海軍與海警船隻,未經許可進入該國專屬經濟區北方海域。
針對北京的灰色地帶行動,菲律賓國防部表示:「中國的作為根源於其企圖改變全球規則體系,並重塑自身為新霸權的野心。」菲律賓軍方則批評這些行動是「恐嚇行為,違反國際法」。
在台菲籍勞工在戰時返鄉
對於生活在群島要道旁的居民來說,戰爭準備讓社區感到高度脆弱。胡巴爾德表示,2023年軍演開始時,她急忙去買米袋存糧。其他居民則囤積食用油、糖和牛奶。這些島嶼幾乎完全依賴來自菲律賓本島的定期物資補給,包括食物、燃料、醫療用品等。
然而,當地官員正積極準備應對戰爭可能帶來的挑戰。新上任的省長阿古托(Aguto)表示,他的首要任務之一是更新省級應變計畫,預想在衝突發生時,來自台灣的海外菲律賓工人(OFWs)將大量返鄉。台灣目前約有20萬名菲律賓籍勞工。
阿古托在6月底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的應變計畫其中1個情境,是利用巴丹群島作為撤回台灣海外菲律賓工人的跳板,但我們的島嶼只能支撐2萬人,我們必須將他們帶回本島,才能維持可持續性。」
前菲律賓北呂宋海軍指揮官薩貢(Edward Ike De Sagon)少將告訴《路透社》,軍方已與其他政府機構合作,針對多種情境進行準備,包括處理大量菲律賓勞工返鄉,甚至可能的台灣及其他國籍難民。菲律賓軍方指出,由於地理位置,巴丹群島可能「作為後勤與集結樞紐」,支援部隊進行撤離、運輸與人道救援。
封鎖巴士海峽的飛彈演練
這些島嶼也有可能在戰爭中成為直接目標。如果中國對台灣開戰,軍方演習顯示,馬尼拉與華府的軍事規劃甚至考慮中國可能企圖攻占或攻擊巴丹群島。除了反艦飛彈演練,美菲部隊還在島上演練占領並守衛關鍵地形、機場與港口,以模擬實戰。
這並非巴丹首次面臨戰火。1941年12月,珍珠港遭日軍攻擊後,日本部隊從台灣登陸巴丹主島,迅速展開戰鬥,將美軍逐出菲律賓。當時,如今的巴丹群島同樣是戰略要地。
隨著局勢升溫,封鎖巴士海峽的演練仍在持續。今年4月,美菲年度「肩並肩」(Balikatan)聯合演習中,美軍陸戰隊將NMESIS地面反艦飛彈發射車空運至巴丹島。巴丹機場地勢陡升,直通火山伊拉雅山(Mount Iraya)腳下。
NMESIS可發射隱形海上打擊飛彈,射程超過300公里。從這個位置,試圖通過巴士海峽或在台灣東、西海域作業的敵方艦艇,都在打擊範圍內。美軍表示,這種飛彈系統提供「海上拒止能力」。菲律賓海軍發言人特立尼達說:「這種飛彈就是設計來封閉海峽的。」
在5月底開始的新1輪演習中,NMESIS系統再次被空運至巴丹島,並移置至隱蔽位置,模擬攻擊海上目標。美菲海軍陸戰隊巡邏全島,練習佔領與防守關鍵地形、機場與港口。
僅在美軍部署NMESIS後數日,中國航艦「山東號」及其護航艦隊便通過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並在日本南方展開長時間演習,隨後返回南海,仍經巴士海峽護航。同期,中國另1艘航艦「遼寧號」經琉球群島附近的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展開類似演習。多位退役菲律賓軍官指出,若爆發戰爭,日本現代化軍力將阻止中國海軍通過北方海峽,因此巴士海峽對北京更具戰略重要性。
日本防衛省指出,中國似乎希望提升兩艘現役航艦的作戰能力,並提高遠距海域與空域作戰能力。對此,中國兩艘航艦的活動,菲律賓軍方稱其為「中國持續進行非法、強制、侵略及欺瞞性行動(ICAD)的一部分」。
地面飛彈部署與封鎖策略
除了NMESIS系統之外,美軍去年還在菲律賓主要島嶼——呂宋島南方、巴丹群島以南——部署了Typhon地面發射器,搭載兩種強力反艦飛彈。其中之一是戰斧飛彈(Tomahawk),射程至少1600公里,可打擊中國境內的深遠目標。
馬尼拉表示,儘管北京抗議並要求菲律賓移除這些發射器,但菲律賓仍歡迎更多武器部署,顯示對美菲聯合作戰計畫的支持。中國則警告這種部署「非常危險」。
如果中國不喜歡,那就說明「我們做得對」
多位現任及前任菲律賓國防官員指出,中國對這些反艦飛彈的強烈反應,正證明北京將其視為嚴重威脅。退役海軍少將翁(Ong)表示:「我的經驗法則是,如果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談到這件事並表達不滿,那就表示我們做得對。」
菲律賓軍方也在加強地面反艦飛彈能力。2022年4月,菲律賓接收第1套BrahMos超音速反艦巡弋飛彈,這是價值3.75億美元、來自印度的訂單。BrahMos可攜帶300公斤彈頭,射程達500公里。
這些飛彈使得沿島鏈部署的機動地面部隊,能在不易被偵測或反制的情況下攻擊中國艦艇與陸上目標。前美軍指揮官指出,這種戰略的設計意圖是避免將兵力集中於易受中國彈道與巡航飛彈攻擊的固定基地。
第一島鏈其他關鍵海峽封鎖演練
其他聯合軍演也顯示,類似的作戰計畫正在演練封鎖菲律賓南部的戰略咽喉。退役菲律賓高層軍官指出,其他重要通道包括:民多羅海峽(Mindoro Strait)、巴拉巴克海峽(Balabac Strait)以及西布圖海峽(Sibutu Passage)。
馬可仕政府也允許美軍使用四個新的軍事據點,其中3個位於呂宋北部,靠近巴丹群島。每次1輪聯合演習結束後,另1輪演習隨即展開,通常還會有其他緊密盟友參與。8月底,菲律賓軍方在巴丹島沿海小鎮馬哈陶(Mahatao)開設新的前進作戰基地,用於海軍與陸戰隊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