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代最新,政策新知,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環境

丹娜絲讓台灣光電板回收全破功?綠委示警「2039年大限」將有10萬噸廢棄物:彭啟明小心丟官位

2025-10-20

19 人氣

嘉義布袋新塭滯洪池遭丹娜絲颱風吹毀的水面型太陽光電板,至今仍有部分廢棄物尚未清運完畢。(資料照,顏麟宇攝)
 
嘉義布袋新塭滯洪池遭丹娜絲颱風吹毀的水面型太陽光電板,至今仍有部分廢棄物尚未清運完畢。(資料照,顏麟宇攝)

丹娜絲颱風吹出台灣太陽能光電板的清運大問題,立法院今(20)日召開「太陽能光電板案場環評機制與保護區廢棄物管理之檢討」專題報告,朝野立委針對颱風造成滯洪池、沿海漂浮大量光電板廢棄物,經過三年月仍然有部分光電廢棄物堆置岸邊,凸顯了台灣在光電板回收以及2032年即將有5萬噸、2039年將達到約10萬公噸的太陽能發電相關廢棄物,將面臨回收成本劇增以及處理量能的問題。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指出,環境部在颱風發生後於立法院承諾會將光電版序號公開,但現在已經要11月還是沒有看到相關報告,從近期仍在媒體、社群上陸續曝光仍有光電廢棄物被堆置岸邊,國人到現在還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光電板找不回來或提早除役,環境部雖然已經依法對廠商裁罰900萬,也宣稱要罰到業者清完,但現在看起來面對業者擺爛毫無辦法,質疑環境部要不要「換別招」?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認為,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主力太陽光電不能只談裝的夠不夠快,還要問後續的清運機制是否能夠確實,現在台灣光電板清運的量能為5萬公噸,根本不夠2039年預計要回收的10萬公噸。不只量的問題,還有這些回收的光電板當中的矽晶片、銀等貴金屬能否有效的被循環再生,同樣也會環境部需要研擬相關處理機制。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指出,2032台灣即將迎來太陽能板的汰換潮,現在7年大限快到了,理論上每個有月2900頓的去化量能,但從丹娜絲颱風的經驗看來,短時間產生大量的光電板廢棄物,加上特定業者態度消極、計較清運成本導致清運進度落後,但明明有清運基金、每一片光電板也都有登錄序號,一個丹娜絲颱風就讓環境部所有的處理機制全部破功。

劉建國續指,2016年台灣的光電板案場約覆蓋1125個足球場,而到了2025年已經有超過1萬7000千個足球場大,年增35%,這些光電板壽命為20年,但目前台灣僅有四家取得甲級光電板的回收許可證,質疑未來是否有能力處理這麼大量的太陽能板清運潮,認為若彭啟明不能妥善處理,可能會因為太陽能光電板回收而丟掉部長職務。(推薦閱讀)幕後》未必是T17T18!對付新壽北市府有底氣 輝達已同意總部設在台北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此次光丹娜絲颱風產生了2000公噸的廢棄物,依照環境部說法共計要花費6億進行清運,台灣每年都會有颱風,還會有多少不定時炸彈的額外清運支出,且2032年還有5萬公噸的量需要回收,用每公噸30塊算至少還要再花150億,但實際上環境部的光電回收費每千瓦只有1000塊,與清運成本落差差距200多億,後續若營運廠商沒有能力清運,就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問題。

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因為颱風受損的33案場目前共有約12.1萬片受損,具體有多少光電板還沒找回來,由於數量龐大,他也還在等能源署這邊清查序號後才會知道,廠商堆置在滯洪池旁的光電板目前環境部已經再加罰300萬,針對朝野關係現有回收量能無法處理這麼龐大的光電板,彭啟明則指出將與能源局討論光電板回收清潔費的調升,搭配廢清法修法,未來將會再完善應對大量廢棄光電板問題的處理機制,預計將會在年底之前提出。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