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今向電價費率審議會爭取10月電價調漲6.4%,最後僅獲民生電價調3.12%,涵蓋未調的產業後平均漲幅落在0.7%。如此一年僅能為台電多進帳64億。拿去補財務後,估計累虧仍有近4000億,明年是否繼續爭取政府千億預算補貼,記者連三問經濟部次長賴建信,但得到的全是避答。
對於近期燃料走跌,為何仍允許台電調漲電價。賴建信先是說明,燃料價格上,觀察天然氣每百萬BTU(英制熱值單位)是12到13塊美元,原油過去半年大概66到69美元之間,都稍微有和緩趨勢。但他強調,雖然說對比去年天然氣價略微下降,但與俄烏戰爭前8塊錢,仍有相當差距。煤價每噸110元到120元,也比俄烏前80塊左右來的高。
由於台電這次僅小調民生電價,產業用電全無動,因此一年估計只能為公司多收64億電費,今年因為只調3個月,更只能多入帳15億,但搭配近期燃料走跌,全年台電仍有機會賺超過百億,轉虧為盈。
問題在於,台電過去三年累虧尚有4179億,即使賺百多億,打虧後也還有近4000億,光靠電價收入彌補完不知要到民國幾年。電價記者會上,總共有三位記者提問,是否繼續爭取政府追加預算補貼台電,但賴建信三次都無正面回覆。
賴僅說,2026年度台電預算已經呈報到立法院,並無編列。另外今年上半年,有請台電設立一個開源節流目標。預估到年底,可有省近190億成效。對於預算雖沒編列,但後續是否可另外向政院爭取再撥補千億給台電?他都避答。
至於電價調升後,明年台電如果有賺超過法定盈餘數,多餘金額需提撥到電價平穩基金存放,還是可全部拿去打虧損?賴建信只有說,這個照慣例是在每年的上半年電價審議會去綜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