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潛艦「海鯤號」現在正在進行SAT海上測試,但軍事專家梅復興卻爆,海鯤潛艦上的光電潛望鏡,竟然是因承包廠商交貨延宕,先借一支給台船,對此,海軍表示不予評論。
船身上大大的711,我國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7月初轟轟烈烈浮航到高雄港外海,完成第三次海測,也大方秀出光電潛望鏡,也就是俗稱的光電桅桿,如今卻被爆這一支竟是暫時借來用的。軍事專家梅復興臉書爆,美國承包商延遲交貨,才先借一套給台船測試用。
他質疑即使這套光電潛望鏡通過了所有的測試,那正式的光電潛望鏡交付後,是否又要拆換再重新測試一遍呢,對此海軍則表示不予評論。事實上根據潛艦小組召集人黃曙光,當時發給生產公司的催貨信函可以知道,依約光電潛望鏡應該在2024年1月就該交貨,但一直到進入5月還沒交貨,傳出美方公司重新招標才找到合格的次承包商,但必須延遲6至12個月才能交貨,台灣方面當然不肯接受,才是在約去年秋季,提出先借一套光電潛望鏡給台船,以滿足測試需求做為解套方案。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說:「新一代的潛艦設計,他慢慢使用這種整合式的光電桅杆,電子儀器處理,或是使用光纖再傳輸到潛艦裡面,所以他這種光電桅杆,他不需要穿透船體,他直接裝在帆罩裡面,大幅度就減少了他這個,安裝上面工程上面的一些困難。」
專家認為改裝工程問題不大,但是相關系統整合都要再評估,只是萬眾矚目的國造潛艦海鯤號,已進入船塢中進行整檢,也準備進入潛航階段,希望在9月30日前完成海上測試,如今爆出交貨延遲導致要「借用」光電潛望鏡的狀況,也引發外界議論關注。
【延伸閱讀】
◆ 國造潛艦出港!海鯤號首次浮航海測 軍事迷夜衝高雄
◆ 國艦海鯤號首度「自主動力」浮航 專家:海航備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