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代最新,政策新知,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

中共2027能侵台?賴清德提4行動方案:做最壞的打算

2025-05-14

11 人氣

 

總統賴清德近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針對中國在區域安全上日益升高的威脅,及外界對2027年中國具備侵台能力的分析,做出明確回應。他強調,台灣作為長期面對中國威脅的國家,唯有「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才能有效應對當前與未來的挑戰。

賴清德指出,台灣國軍長年奉行「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的理念,正是基於中國從未放棄併吞台灣的企圖。面對現實威脅,他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強化國防力量、提升經濟韌性、深化與民主陣營國家的合作聯盟,以及在對等尊嚴基礎上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以謀求兩岸和平共榮。他強調,這些行動不僅是為了台灣自身的安全與發展,更是對區域穩定與世界民主價值的具體貢獻。

當被問及當前國際局勢是否重返冷戰格局,面對美中對立的夾縫,台灣該如何抉擇時,賴清德明確表示,這並非單純的「選邊站」問題,而是價值選擇的問題。「我們決定的,不是要選擇美國還是中國,而是要選擇走向民主憲政體制,還是倒退回專制獨裁的政體。這是價值的選擇,而非兩強之間的選擇。」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台灣的處境與其他國家不同,因為台灣直接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與統戰滲透。他提到,過去兩岸曾爆發八二三砲戰、古寧頭戰役,中國從未放棄併吞台灣的野心,如今對台的文攻武嚇與內部滲透只會愈發嚴重。因此,台灣的選擇非常清楚,必須堅定捍衛民主與主權,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對於中國頻繁在台海、東海、南海,甚至日本海、韓國周邊進行軍事演習,賴清德強調,這不僅是對台灣的威脅,更是對整個區域安全的挑戰。他認為,台灣、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等民主國家必須團結一致,與美國等友盟國家肩並肩,共同發揮嚇阻力量,避免中國誤判情勢。他直言:「相信日本應該也沒有其他選擇,大家都是民主國家,人民長期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賴清德亦提到,中國擴軍備戰已久,國際社會過去在中國於東海、南海的行動上缺乏有效制衡,導致其對台海及周邊海域的軍事壓力逐步升高。他警告,若國際社會不嚴肅看待中國的「灰色地帶」軍事行動,並及早因應,恐怕會讓「由演轉戰」的風險大幅上升。

談到個人曾於競選期間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喝珍珠奶茶,賴清德表示,這是表達台灣社會與人為善、追求和平共榮的善意。儘管理解習近平接受這項邀請有其困難,但賴清德強調,台灣社會的善意從未改變。他呼籲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理解台灣人民對民主、自由、人權生活方式的堅持,並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

賴清德最後重申,面對中國可能在2027年具備侵台能力的威脅,台灣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堅定應對,透過強化自身實力與國際合作,持續捍衛台灣的主權與自由,並為區域和平穩定盡一份責任,「台灣位處第一島鏈戰略樞紐,我們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與經濟韌性,來面對挑戰;同時,與包括日本在內的民主夥伴攜手合作,守護區域和平與全球供應鏈的穩定」。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