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宛琳/台北報導〕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排審「AI基本法」,提案立法的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表示,這部草案主要是希望建構四個重點:以人為本、多元包容、永續發展和值得信任。如果在法制推動總是延宕,我們完全跟不上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產業上的需求,因此不管政府如何慢半拍,國會還是盡全力向前。
吳宗憲表示,去年3月他和黨內立委葛如鈞、洪孟楷共提「AI基本法」,也是第11屆國會第一部AI基本法。當初推草案、開記者會時,歐洲才剛通過基本法,一年又兩個月過去了,我們還停滯不前,又如韓國,一直超前為亞洲之首,我們卻原地踏步。
吳宗憲說,當國會代表民意、代表學界、代表產業,不斷呼籲要提出草案版本,行政院始終在停滯,不願開啟這扇門,從去年中的AI內閣、AI治國,難道都是口號?
吳宗憲表示,況且,台灣為出口導向經濟體的國家,在AI世代下,採行全球認可的法制框架不僅有助於台灣融入國際市場,更能讓產業合作夥伴、投資人看到台灣推動AI政策的決心。不管政府如何慢半拍,我們國會還是盡全力向前。
吳宗憲表示,這部草案主要是希望建構四個重點:以人為本、多元包容、永續發展,還有值得信任。其實它就橫跨了將來人工智慧發達之後,人類跟機器之間要怎麼去協調,包括如何保障失業人口,強化個資保護、弱勢族群保護等等,在他們所提出的基本法都有特別規範。
吳宗憲說,惟有基本法確認完方向後,各領域的作用法才能逐步規畫,因為大家必須清楚一件事,人類從學走路到知道哪個地方會跌倒、去摸插頭會被電到、碰到火才懂得燙,可能要3歲、5歲,好幾年的經驗累積才知道要規避,但是人工智慧是瞬間,因為可能全世界同時有幾千萬臺機器去學習到這個知識瞬間匯集給它。
吳宗憲表示,如果在法制推動總是延宕、總是沒有往前踏一步的話,我們完全跟不上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產業上的需求。希望這部AI基本法能夠推動跨部會規劃、科學研發、產業發展、人文與弱勢保護,同時帶動國家整體的數位轉型,也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