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評論,政治動向,社會,國際

台幣狂漲暴露川普貿易政策矛盾 美前財長:賴政府須顧及台美關係

2025-05-09

15 人氣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指出,台幣狂漲暴露了川普政府既想反貿易逆差,又偏好資本流入之間的矛盾。(資料照片/美聯社)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指出,台幣狂漲暴露了川普政府既想反貿易逆差,又偏好資本流入之間的矛盾。(資料照片/美聯社)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表示,台幣5日出現1988年以來的最大漲幅,這波飆升凸顯了川普政府尚未解決的一個關鍵挑戰,即流入美國的資本可能減少,這會與美國總統川普誓言要縮小台美貿易逆差的承諾有所衝突。

彭博社報導,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彭博電視台受訪時表示,台幣漲勢「表明我們在資本流入和貿易逆差方面,正面臨更大的挑戰。如果不減少流入美國的外國資本,我們就無法完全解決貿易逆差,這只是一個算術問題。」

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從海外淨流入了1.1兆美元(約34兆新台幣)的投資組合資本,這大約與美國每年1.2兆美元的商品貿易赤字相當,「我認為,美國政府並不清楚厭惡貿易逆差與喜愛資本流入之間的矛盾。」

外資目前持有約30%的美國公債,以及大量企業債券市場和其他證券。亞洲經濟體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貿易逆差和資本流入的重要來源。

關於台灣的部份,薩默斯強調,賴清德政府十分重視台美安全關係,這也是其默許台灣在貿易上變得較不具競爭力的理由,「無論是暗式還是明示,這一舉措是否包含政治貿易因素,仍是許多人努力探索的問題。」他還指出,由於台灣存在國安議題以及「貨幣浮動匯率」(指台幣在某種程度上與其他貨幣掛鉤)等因素,台灣可能不會為其他國家樹立先例。

台灣政府長期以來一直採取所謂的「平滑」操作來限制台幣波動,美國財政部已將其列入外匯監控名單。

台幣匯率走強將削弱其對美出口的競爭力,進而可能縮小其高達740億美元(約2.26兆新台幣)的貿易順差。去年台灣對美國證券的大量投資呈現盈餘態勢,美國財政部的最新年度統計顯示,台灣持有近8,000億美元(約24.5兆新台幣)的債券,與台灣的GDP規模相當。

另一方面,薩默斯也預測,川普的關稅政策無法大幅增加工廠就業機會,美國製造商反而會面臨關稅帶來的高成本挑戰。儘管國家安全與經濟韌性確實是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但若認為有大量失業工人會「閒閒沒事做,等著去組裝廠裡工作」,這種想法「近乎妄想」。

分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