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通過4100億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引發在野黨諸多質疑。對此,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今(29)日於立院質詢時提出疑問,此次特別預算是否是要將去年的歲計賸餘用完?如果7月與美國談判有差錯,因應關稅其他紓困地方難道要舉債嗎?
黃珊珊表示,現在行政院焦頭爛額,因為要面對美國全球無一倖免的高關稅政策,卓榮泰昨日到黨團來作說明自己覺得很好,但希望可以「多點汗水,少點口水」。
黃珊珊說,這一年來,卓內閣所提出的民生法案並不多,大部分都是政治法案,「民生放一邊、政治放中間」不該是行政團隊該有的立場,希望接下來的民生法案可以多一點。
黃珊珊提到4100億特別預算,她指出4100億是從880億變成930億,中間再加上卓榮泰所說的國內韌性或其他,卓院長是否是想要把歲計賸餘用完?因為算起來,湊一湊剛好是去年的歲計賸餘。但如果這些歲計賸餘都給政院,萬一7月跟美國的談判不如預期,因應關稅還有其他必要需要紓困的地方,難道院長要舉債嗎?
對此,卓榮泰回應,第一,政院本來就有因應經濟成長的特別條例,現在只是把它加進去;另外,談判的過程正在準備啟動當中,希望可以談到最好的狀況。而這4100億中有少部分是一年的,大部分是三年的,政院希望三年可以因應,如果不足的話也有年度預算來作因應。
黃珊珊強調,高教人才、照顧弱勢、老屋整建本就是平常該做的事,不會是預算法83條國家重大變故的狀態,特別預算有特別預算的定義,把這些放進來實在有些不倫不類。這些問題可能有影響,但自己希望政院可以具體化,不該把平時政院該做的事拿來填補、湊足所謂的歲計賸餘,把它花光光,不讓在野黨提議發現金。